9890万人民币成交的黄花梨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妙在何处?
发布时间:
2017-12-22 14:57
来源:
2017年12月18日凌晨接近0点,北京四季酒店的保利拍卖现场,依然人头攒动,热度不减,前两天预告,将在北京保利拍卖的:
4500斤左右黄花梨原料,耗资4000万左右,耗时一年半以上制作而成的康熙御制黄花梨大四件柜! 拍卖完成了!

Lot 5178 清水山房典藏
清康熙御制 黄花梨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成对
高314厘米,宽156.5厘米,厚77.5厘米
来源:
1.北京龙顺成硬木家具厂旧藏,1956-1983年;
2.李翰祥「清水山房」旧藏,1983-1996年;
3.中国嘉德,「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1995.10.9,lot848;
出版:
《嘉德二十年精品录·家具工艺名表卷》,故宫出版社,2013年。
一起来看看这对大柜为何卖得如此高价吧:
↓
传承有序的清水山房旧藏
这对无论尺度、题材与用材皆引人瞩目的黄花梨大四件柜,为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旧藏。
李翰祥(1962-1996),香港著名导演,其身后即为本对顶箱柜。中国古典家具是李先生众多藏品中的一部分。
李翰祥自1982年来北京拍摄电影以来,工作之余痴迷收藏,资金充足以及先天的艺术直觉使其“清水山房”(李翰祥收藏堂号)经数年去伪存真,
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收藏界中的佼佼者。中国古典家具是其众多藏品中的精髓所在,其收藏多来自北京硬木家具厂(即现在的龙顺成),
其中数件见录于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中。
而原本这件在北京硬木家具厂合营前由一位老掌柜用50根金条买下被奉为镇店之宝的黄花梨大四件柜,
也经由明清家具专家张德祥先生的推荐被王世襄先生选中要编入《明式家具珍赏》,但由于拍摄环境等种种条件限制而未竟。
这之后便由张德祥先生引荐,被李翰祥所购藏。
1995年,李翰祥的“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专场是中国家具在国内拍卖的首次亮相,也是国内第一个私人收藏专场。
1995年10月9日,为建影视基地筹措资金,李翰祥将其收藏的28件家具送至嘉德拍卖。
在这国内第一个家具拍卖专场中,这对四件柜是压轴重器,也是该场唯一估价过百万的家具。
或是由于这样的估价过于高昂,或是藏家的认知不够,拍卖中并未成交,在“底下易主”。
这一经手,便在那位私人藏家手中秘藏了22年。
康熙御制宫廷家具的典型器
这件黄花梨大四件柜,为康熙御制宫廷家具中的典型器。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其巨大的尺寸、精湛的雕刻和上好的黄花梨用料。
推测其用途,概为紫禁城后宫或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用具,可能陈设于后妃所居处,甚至不排除为某后妃妆奁或帝后婚礼用具。
此柜所用黄花梨选料甚精,门板等处多是一板开出,纹、色基本一致,久在北方,色如蒸栗,质如琥珀,温润可人。
柜尺寸巨大而比例关系甚佳,近观震撼,远观清秀挺拔。尺度关系很有规律性,宽为高之半,厚为宽之半,两柜并列为正方形,法度严谨。
柜体偌大的尺度形成一个大型的舞台,其上湖石生矣,牡丹发矣,鸾凤穿行、飞翔其中,似乎能闻青鸾鸣叫召唤,能闻飞凤羽翼摆动,恍然是一人间美景。
大柜上计有20只鸾凤,图案与布局甚为考究。鸾凤互相召唤,嬉戏穿梭于牡丹花下,是传统的“凤穿牡丹”图案。
顶箱的鸾凤盘旋为旋转的“o”形,底柜的鸾凤其实是斜向相对,形成“X”形,闷仓板为向内的“一”形,
牙板又是向外的“一”,这种构图的处理,颇具匠心。
凤纹在明清时期是后妃的象征,绝非民间可私自应用。此对大柜上的凤纹特征和动态,都是清早期尤其是康熙时期极为流行的样式。
此对大柜上的凤纹特征:扁首,略似稚鸡,脑后有长羽冠,末端卷而上扬。喙弯而微张,近乎鹦鹉。
喙上有如意灵芝形冠,边起阴线,与鸾凤周匝的云纹相近,宛转富丽。典型丹凤眼,细长,眼下有卧蚕。
丹凤眼的刻画极为精彩,是在凸起的凤首上以线刻手法表现,走刀爽利而曲线流畅,将鸾凤长目含威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脑袋与脖子交界处有明显的耳,鸾凤五官俱全,概是与人相比拟。鸾凤长颈如鹤,颈上毛发炸起若荆棘,
凛然不可犯状,更显英武。身躯、翅膀、腿足和尾翼上的覆尾羽,都接近鹤。尾翼则为典型的孔雀尾式,这是自晚明以来常见的一种样式。
上方飞舞,五根长尾羽者为凤。凤鸟双翅伸展,飘带般的尾翼张开,若波浪般律动,数十米外就抢入人的眼帘,
似乎能让人听到羽翼扇动的声音,极富装饰性。凤鸟首、身、翅、尾呈现出团圞的外形,接近团凤纹,动感十足。
立于石上,气宇轩扬,昂首欲鸣,一根长尾羽者为鸾。太湖石上的鸾鸟昂首挺胸,首和身皆一致朝向斜上方,
双腿相错,一翅稍展助力,如机弩之欲发,作势欲飞状。尾翼则自然往后飘动,强调身体的动势。
闷仓板上为双鸾纹,相对而飞,颌下有云纹状垂冠,与柜门上鸾纹稍有差别。顶箱图案布局与底柜类似,细节又有变化,鸾和凤盘旋飞舞状,回首相顾。
鸾凤周围点缀有连云纹,采用平底起坡的雕刻方式,边缘铲阴线强调,层次分明。柜下有闷仓,闷仓雕双鸾对飞,中饰四角云纹,延续明代样式,周围布连云纹。
牙板壸门式,有转折并翻小牙,为清早期常见牙板样式。牙板边缘起阳线,至中间交缠后演化为缠枝莲纹,为较典型的康熙时期样式。
柜侧山板采用落膛起鼓做法。背板另起子框镶板,以销钉固定于框架之上,所谓活拆式,俗名“活拿”。
世所罕见的珍例
这对黄花梨大四件柜,无论题材或尺度,都是世所罕见。
就题材而言,以凤纹为主题的黄花梨或紫檀顶箱柜,包括清宫旧藏的家具在内,目前所知,仅此一例。
档案记载中,亦少有花梨木大柜相关的记载。
巨大的顶箱柜以上好的海南黄花梨制成,如果根据康熙时期的物件和工料价估算,费用在500两银子以上,需要制作一年半以上时间。
尺度而言,清宫旧藏的家具中,黄花梨顶箱柜并不多见。此件大四件柜之外,盘点故宫遗存的中、大型顶箱柜,目前所知也只有四对:
黄花梨百宝嵌职贡图顶箱柜,寿康宫和养心殿曾各陈设有的一对黄花梨云龙纹顶箱柜,以及坤宁宫的花梨染黑云龙纹顶箱柜。
黄花梨百宝嵌职贡图顶箱柜(故宫博物院藏)
黄花梨百宝嵌职贡图顶箱柜,高278.5厘米,宽167.3厘米,厚72厘米,杉木为胎,黄花梨包镶而成,
相似情况见于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一对黄花梨百宝嵌花鸟图顶箱柜。两对大柜的图案和造型风格,都具有较为典型的清早期特征。
寿康宫后殿西次间陈设有花梨云龙纹顶箱柜,高290厘米,宽176厘米,柜门心满雕而成,满彻花梨。养心殿后殿西次间陈设有大柜一对,
中间上方联以紫檀栏杆、下方联以矮方柜,形成一体的效果,柜体颜色近黑,却是黄花梨所制,造型、比例、纹饰、雕工等皆与寿康宫所陈设的如出一辙。
坤宁宫所陈的花梨染黑云龙纹顶箱柜,通高518厘米,宽193厘米,厚80.5厘米。
北京保利2013年拍出的紫檀西番莲云龙纹顶箱柜
故宫之外的公私收藏中,目前所知的硬木顶箱柜中高度超过3米以上的,有北京瀚海2004年拍出的黄花梨云龙纹顶箱柜(高320厘米,宽190厘米,高75厘米),
以及北京保利2013年拍出的紫檀西番莲云龙纹顶箱柜(高325厘米,宽174厘米)。此外,尚未发现其他案例。
上海博物馆藏紫檀云龙纹顶箱柜,现存底柜据馆方介绍高222厘米,宽159厘米,厚78厘米,
而黄花梨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的底柜高220厘米,宽156.5厘米,厚77.5厘米,
如果考虑到测量的不准确和数百年来顶箱柜因为修整造成的尺寸变化,两者当初的尺寸应该是相同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对来自上海博物馆藏的紫檀云龙纹“方角柜”,它被推测实为一对顶箱柜。其各处外框、门框乃至横竖枨的宽度和比例,
与黄花梨大四件柜一致,柜门装饰都为起地浮雕,龙或凤一上一下的布局,甚至云纹的雕刻手法都是相近的。
其现存底柜的尺寸与黄花梨大四件柜几乎相同
上一页
上一页
相关新闻
2021-09-15